投稿自得其乐,看作品回味无穷尽,读

发布时间:2025/7/23 12:42:43   点击数: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读报,让人静心,触及灵魂。网上内容纷繁复杂,但始终有一种隔阂,没有报纸这般“见字如面”的亲切。这是64岁周易立对报纸独有的“偏见”。周易立家住在武大校园内,昨日记者来到她的家,听她讲述与楚天都市报的那些事儿(如图)。回看刊发稿件回味无穷和许多楚天都市报的粉丝一样,周易立也有自己的剪辑册,和多数人不一样的是,他的剪辑册里都是他自己投稿的见报作品。作品剪辑一旁,另标注有见报时间及版面。“我退休前在武汉石化从事宣传工作,所以对文字有种特别的情愫。”周易立笑着说。记者翻看发现,周易立最早见报作品是年7月17日副刊刊发的《老公让我“韵足味”》。也就是说,年还是楚天都市报创刊之初,她就积极投稿了。“年初在中南路看到你们摆摊搞发行,我当即就订了,一订就是20多年。”周易立回忆她与都市报的初次遇见。20多年来,她见报了几十篇稿件,有影视点评、生活趣闻,均刊载在副刊版面。“用心感受生活,以投稿的方式分享生活趣事,挺有意思的。”周易立对记者说,比如《老公让我“韵足味”》这篇稿件,当时若不记录下来不投稿,这么多年过去,这件有趣的事儿也就消失在人生的长河中了,回看这些稿件,真的是回味无穷。周易立不仅积极投稿,还热心参与本报组织的活动,年在省博物馆和本报联合举办的有奖征文中荣获优秀奖。“我还是追星族呢,参加过报社组织的很多明星见面会,我和杨丽萍合过影呢。”周易立拿出照片给记者看。女儿外孙受感染看报投稿周易立爱读报爱投稿,她的女儿涂为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很好的熏陶,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在订阅楚天都市报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投稿。记者看到,年7月7日涂为在楚天都市报专刊上刊发了一篇《中考后的烦恼》。“文字能抒发人的情感。投稿见报后,女儿的情绪也纾解了很多。”周易立说。爱好文字爱好写作的涂为,曾在一个单位当过通讯员,给都市报投稿“还是头版头条呢。”周易立欣喜地将她收藏的报纸拿给记者看。兴趣爱好代代相传。如今周易立的外孙上小学了,小外孙也非常爱好读书看报,“有时放学回来,顺便帮我在报箱里取报纸。”周易立说,外孙每天都看报,爱看儿童文学,“也许是受这些良好习惯的影响,小家伙的作文一直都写得挺不错呢”,周易立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周易立说,自己爱好诗词,有时会和外孙玩一玩“飞花令”,也是别有一番乐趣。读报写日记享受慢生活退休14年,笔耕不辍。“我每天在家读书、看报和写日记,哪怕只写一个‘今日晴’,也都要为自己留下每一天的痕迹。也许有人会说我落伍了,但这就是我几十年来的习惯。”无论外界怎么变,周易立坚持自己这种慢生活。在周易立看来,网络上的内容确实很多,更新也快,但感觉就像是一种快餐文化,“而且是隔着屏幕看,总有一种隔阂,没有飘着墨香的报纸和书来得亲切。”“最关键一点,浏览手机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37171.com/dbxg/124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