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的一代,读报曾经是我们主要获取信息的来源,今天的报纸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但不变的是,依旧可以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一、自律以修身
所有看似风光的美丽背后,都藏着无尽的汗水;所有令人羡慕的成就背后,都是不一般的自律。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刚开始自律的时候,可能会想要放弃,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因此拥有更多变好的机会。千万不要放纵自己,不要轻易给自己找借口。时间长了,自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二、自省以观己
一座花园需要定期修剪杂草,才能芳香满园。人亦如此,定期自省,打理自己的精神园地,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
无论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人都要学会自省。在顺境时往往不自觉就会漂浮,不沉稳,这时要保持本心,不被环境左右。而逆境中的自省,是为了调整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然后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三、自学以长识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应该是人生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好习惯。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只在于掌握新知识,更在于帮我们保持思考的习惯和充满活力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不吃饭,身体很快就会垮掉。同样地,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精神也会迎来危机。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输入养分、增长见识,使得内心丰盈。
四、自处以蓄力
快节奏的生活里,最难的就是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放松地和自己相处。凡事尽力就好,不是今天一定要做完的事,缓一缓也没关系。让自己停下来喘口气,明天才会做得更好。
不要为已经过去的事过分苛责自己,更别把时间浪费在懊悔和委屈上。张弛有度,才能为持续的自我增值不断蓄力。
读报感悟:
以上分享来自人民日报夜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好的习惯是打造成功人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自律,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一个人只要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懒惰,就可以战胜一切。懒惰的克星叫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天早起半小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终有一天会有所收获
自省,就是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欲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欲望,才能不为色所诱,不为财所迷,不为利所驱,不为权所用,坚守自己本心,做一个灵魂独立的人;
自学,是当今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知识爆炸、信息倍增、节奏飞快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一个人对抗自身价值贬值的唯一有效途径。不断的学习,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领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祖宗的话,话糙理不糙,读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满足人的个人需求,之后才是发挥人的社会作用,有时给学生讲这些道理,也要注意从个人到集体,从集体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分层次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将小我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统一起来,也就提高了自学的动力和信念。
自处,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似乎成立奢侈品。极少有人肯让出一点时间放松的和自己相处。自处,是一个和自己交朋友的方式,每天花一定时间自处,可以放空自己的思想,审视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真正看清自己的内心,始终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守好底线,任何时候不做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自处,其实是自己自律、自省、自学的基础,只有舍弃各种理由,方能实现自处,给自省、自学提供时间和空间,最终为自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37171.com/dbxg/12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