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经济日报新媒体、中新社、央广网、网易、香港商报网、腾讯、百度、搜狐、凤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经济消费网、东北新闻网、二三里资讯、北斗融媒、辽宁日报新媒体、帅正新闻、辽宁融媒网、沈阳发布、指尖沈阳、辽宁交通广播、沈阳新闻广播、沈阳交通广播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一个区域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区块内的“自给自足”,就应该把生产和生活进行有机融合,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免受长途通勤之苦,尽享宜居宜业之乐。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就是这样一片沃土。雄厚的产业基础,充足的就业机会,以人为核心,以生态为基础,以发展为动力,经开区在推动沈阳成为中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积聚力量与人气,由单一功能分区向产城融合转变,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同发展。
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一座产业新城正在沈阳西部崛起。现在,我们邀你一起,见证她的“城长”。
“城长”核心
就业:人是城的生机
人是城的生机所在。沈阳经开区深知这一点:除了靠硬实力吸引人,还要靠软实力留住人。根据最新数据,铁西区常住人口新增22万人,这些新增人口主要流向了经开区。
目前,已有30万产业工人,近千名外籍专家汇聚于此,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他们的学历结构和受教育水平也远超全省平均。
海量的就业机会,是经开区“西”引力的法宝。经开区拥有宝马、采埃孚、普利司通等世界强企业61家,本特勒、慕贝尔、瑞士GF等外资企业家,特变电工、三生制药等工业企业余家。还有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铸造研究所等大学、科研机构资源,以及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等资源,将吸引近10万年轻人到这里创新创业。
此外,经开区依托中德学院、宝马等跨企业实训中心,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进校即进企、毕业即就业”,保障更多学生有书读、稳就业。
“城长”动力
发展:产城融合
论发展潜力,经开区是沈阳西部重要的发展核心,这里也是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中德园承接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国家战略合作的试验区,以及中关村实现京沈合作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载体。此前,经开区已经交出多张高分答卷:年,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跃升至19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为了让“在工作的地方生活”这一理想变为现实,经开区还在民生建设方面,构建涵盖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区域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城长”基础
生态:以绿荫城 以水润城
下一步,经开区将加快浑河、细河、浑蒲灌渠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和滨水慢道,形成15大城区公园、3大滩地公园。其中,浑河沿岸景观带将打造科创公园、西峡谷公园、体育公园、生态公园、国际滨河社区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做优大堤路沿线“一河两岸”拥河发展新空间。
未来三年,经开区还将实施全区“铺满绿”工程,完成1万平方米绿地建设,新建、改造个口袋公园。
今年5月,38万平方米的中德公园开门迎客,两年之后,占地35.1万平方米的云溪湖公园也将落成运行,为经开区再添运动休闲好去处。
“城长”加速器
交通:多网合一
曾经,提起经开区,很多人会自动联想到“远”,而即将通车的大堤路快速路,恰好用“快很多”解决了“有点远”的问题。
在经开区,自驾可10分钟进入高快速路系统,半小时内可到达火车站、机场;高标准建设的沈辽路、沈新路、沈西一东路等城市出口精品景观路,让市民除了可以开得快,还可以开得稳。
更值得期待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地铁3号线,这条地铁线路走行开发22号路,在经开区、中德园内设9站,将于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经开区又开通了两条新的公交线路,现有公交线路达到31条。下一步,还计划开通2条智能公交微循环园区专线。
骑行在路上,你也会发现,经开区内多条已建和新建道路两侧,均已被打造成人机分离、机非分离的慢行系统。
“城长”蓄能
教育:12所公办幼儿园
+10所精品校园
不但交通四通八达,因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经开区布局,备受 为了让每个经开区的孩子和家庭,都能在“双减”中感受到“幸福教育”,近两年来,经开区先后新建开发区教工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等12所公办幼儿园,杏坛中学云海分校、中德英才学校等10所精品校园。
铁西城区优质教育品牌勋望、应昌、杏坛及学前教工、实验教育集团等全部入驻经开区,新建校优质教育品牌进驻率达%。
未来,还将在开发区建设省级重点高中31中学中德国际校区、杏坛中学远大校区、启二集团中德国际校区等近30所新建校及幼儿园。
“城长”护航
医疗:规划医疗
配套设施16所
在医疗设施方面,经开区规划了16所医疗配套设施。
区内现医院、医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者每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万人次,完全可以满足经开区百姓日常诊疗需求。
下一步,经开区还将再规划建设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让患者不必东奔西走,就可获得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此外,还将建设医院——费森尤医院,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居民健康。
“城长”附加值
文旅:“新科旅”工业游
+15分钟生活圈
精神和物质同样重要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期待在快节奏的工作之外,安放下自己的“慢生活”。经开区“以文化城”的目的,正是如此。
依托铁西百年工业文化资源,经开区在新建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工业文创旅游产业,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打造经开区15分钟生活圈。在中德园、沈阳中关村核心板块规划建设商业天街、购物中心、商务酒店、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满足开发区企业和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
今年8月,东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业态最齐全的沈阳杉杉奥莱完美绽放,首月客流量突破百万。华晨宝马4A级景区、中粮可口可乐、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加上即将启幕的万科中德国际小镇罗腾堡德式风情街,这些现代工业文化新地标已经蓄势待发,在经开区形成聚集效应。
沈阳的工业游,以“文化+生产、销售、展览、体验、观光、研学”等多产结合的“新科旅”形态,早已从铁西老城区延伸至此。
将理想的栖居之地具象化,经开区是最该被擦亮的一颗明珠。以上七大“城长”要素,足以让正在抉择何去何从的年轻人分外心动。
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非连片的工厂,而是一个有机的生活空间。这里的人们,幸福最大来源在于,可以在工作地享受高品质生活。
“在工作的地方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在沈阳经开区,你可以同时拥有拼搏的态度和舒适的人生。
辽沈晚报记者张阿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h37171.com/dbxg/12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