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3 11:13:13 点击数: 次
医院订阅哦来源:《北京晨报》 国庆节前,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丰台区教委主任张洋等来到丰台区阳春小学调研基于互联网平台探索小学教研及管理工作,一行人现场观摩了6节常态课和数学工作坊常态化网络教研。常态课从数学、语文到体育、品德与社会等,教学中应用的信息化手段丰富多样,有优课系统、互动反馈系统、点阵笔、课堂互动器等。调研中,郭广生副秘书长对丰台区积极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小学教研机制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未来丰台区将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对接,搭建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教育管理、研究、决策提供服务;完善“OA办公自动化平台”和“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管理信息化;完善教育集群云平台建设,满足教育集群建设与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阳春小学校长刘彤
作为教育部首批挂牌网络教研实验校,阳春小学通过参与《依托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常态教研有效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和“学校常态教研与管理平台”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工作热情,一学期,各科教师已在平台新生成优质资源多条,人均资源数达到30多份。同时,学校开展数字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进行了“基于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师生互动成效的研究”和“基于微课的实效性校本教研方式的行动研究”,初步架构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一体的校本教研文化。课堂就是研究室,教研组就是研究团队,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者。
刘彤认为,校长是学校信息技术的首席技术官,是资源应用共享的协调者,充分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倡导者,老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服务者。在她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的老师们自觉应用技术,课堂上生成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课外老师们也通过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与孩子们一起玩速算,玩英语配音,玩朗诵,玩成语等。互联网+教育推动了学校的教育创新,学校的发展踏上了一条信息化、专业化的特色发展快速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网络中心主任 张旭刚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北京十二中由一校一址变成了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这对学校的一体化管理、优质资源共享、各校区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统一规划与实施、数据挖掘与使用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以上核心需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十二中精心打造了一套数字校园系统。解决学校迫切问题,促进了学校发展。”
张旭刚介绍,在数字校园系统中,学校实现了各校区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办公管理平台、整合并共享相关应用平台,并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两年来,上传各种资源多条,下载资源多次,资源容量达到1T。”开发出了服务学校教学的第三图书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听课系统、网上评课系统、百分百平台。以网上评课系统为例,该系统根据需要设置相关评价要素、权重,根据网上评课相关数据的自动统计和分析,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原来教师评课都记录在本上,每学期检查一次,只是看老师们是否按照要求评了多少节课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更无法统计所评课的等级情况,监控教学质量。网上评课不仅让这些以前难以实现的事情都变得简单,还有助于教师间通过听评课相互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白癜风的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37171.com/dbzk/111184.html
上一篇文章: 实用经常读报看报,94岁老人独自骑单车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