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国之语专栏解读友善NO

发布时间:2016-11-8 15:27:42   点击数:

报纸篇《国之语》

辽沈晚报《国之语》专栏解读友善

辽沈晚报·铁岭版开设《国之语》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解读专栏,专栏每周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连载16期,本文是5月份汇总,通过四篇文章解读“友善”。

第一期(年5月5日)

友善篇·与人为善·仁爱共济

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共济,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系辞上》

2、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3、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唐·陈子昂《感遇》

7、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格言

8、“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仁爱大使——郭明义

郭明义,年生,鞍钢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被称为“雷锋传人”“活雷锋”。

郭明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从小就懂得做人要讲感恩、讲诚信、讲仁义、讲奉献。工作后,他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十多年风雨无阻;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多元,16年从未间断;55次无偿献血,20年乐此不疲。以他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吸引了数千名鞍钢职工和普通市民加入,累计献血15万毫升,捐款近40万元……年鞍山市“希望工程”刚刚实施,他就找到“希望办”给一名失学儿童捐助了元钱。到0年,他先后资助多名特困家庭学生,仅汇款单就有多张,差不多花去了他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更多见读本)

第二期(年5月12日)

友善篇·宜室宜家·敬老爱幼

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好。

“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三字经》

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8、对兄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弟子规》

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德行孝子——闵子骞

闵子骞,字子骞,名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论语·先进》中,孔子赞扬道:“孝哉,闵子骞!”

闵子骞幼时丧母,童年的生活很孤苦,父亲给他找了个继母。刚开始继母待闵子骞还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儿子后,她只慈爱自己所生的孩子,对闵子骞开始冷落了下来,处处看不顺眼。父亲外出做生意后,母亲便把家中所有的脏活儿累活儿全叫他干。子骞很懂事,从无怨言。

一年冬天,父亲从远方做完生意归来,全家吃饭时,闵子骞给父亲送上一碗热水,但因为身上发冷,两个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哆嗦嗦,碗中的水竟洒了许多,父亲为此对闵子骞有些不满意。饭后,父亲带上兄弟两个赶着马车去拉货……(更多见读本)

第三期(年5月19日)

友善篇·大国风度·上善若水

上善:至善,最完美。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也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生长,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四》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5、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6、善积者昌,恶积者丧。—《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注》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8、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庸言》

孝感动天——舜帝

在《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便是《孝感动天》。相传舜是帝颛顼的后裔,但到了他这代,已经变成了贫民。舜的父亲瞽叟眼睛不好,性格固执自私,后母待舜刻薄,后母所生的弟弟象为人傲慢。虽然如此,舜依然孝顺父亲和后母,对弟弟象也很关爱。因为舜的孝行,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动物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尧听到了舜的故事,深入对舜进行考察,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不可以因自己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对尧的九个儿子也管理有方。舜在劳作时的和气谦让,让种地的人都和洽相处……(更多见读本)

第四期(年5月26日)

友善篇·和合世界·国泰民安

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每岁海潮大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宋·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

1、授有德则国安。—《管子·牧民》

2、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兵圣——孙武

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他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一次,有人问他:“怎样布阵才能不被敌人击败呢?”孙武说:“你如果打蛇的脑袋,它会用尾巴反击你;你去打蛇的尾巴,它又会用头部来袭击你;你如果打蛇的腰部,它就用头尾一齐来攻击你。所以,善于布阵的将才,也要将军队摆成蛇一样的阵势,头尾能互相救援,使全军形成一个整体,前、中、后彼此照应,才不会被敌人击溃、打散。”那人这才明白军队要想得胜,应该摆成蛇字形,但又产生了疑问,不知道士兵会不会像蛇一样,首尾互相照应呢?孙武说:“这是不必担心的。战场是生死之地,战争迫使军队必然齐心协力。比如两个……(更多见读本)

***********************************

策划

主编:高山

副主编:刘春河

责任编辑:王微、梁园、张娜

美术编辑:魏婷婷

特约记者:孙婷婷、王微

发稿时间:年6月16日

网址: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37171.com/dblm/111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